亮相互联网+峰会 永辉打造科技零售企业

4 月 12 日,互联网+数字经济领域规模最大的高端峰会— 2018 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在重庆召开。永辉超市创始人、CEO张轩宁受邀出席了此次峰会,并与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傅育宁、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等嘉宾,以“数字中国新想象”为主题的展开高端对话,引起行业广泛关注。

张轩宁表示,作为科技零售企业的永辉,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安全、健康、高性价比的生鲜食品,持续推出了超级物种、永辉生活等智慧零售创新业态,同时,永辉携手腾讯展开深度战略合作,布局云计算、大数据领域,在消费升级浪潮下,更好的服务用户,探索和实现智慧零售。

数字技术深度应用于永辉消费升级是最大机会

近几年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给零售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张轩宁表示,数字技术的应用在消费场景、供应链,以及零售企业自身上,使得用户体验、商品匹配、企业运作效率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和提升。

在用户体验场景的应用,以超级物种为例,线上下单,三十分钟配送到家,简单快捷方便;线下门店,通过小程序扫码商品、微信支付即可购买结账,既方便智能又好玩酷炫。、供应链上的具体表现,则是对商品的中分类战略和进、销、存、出的全流程数字化,匹配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商品。此外数字技术在企业运作领域的实践上,以企业微信为例,它将永辉六万多名员工、一万多个工作节点连接起来,将零售行业从业者的工作、经验、知识、创新等数据化并沉淀下来,实现了员工工作流的全面数据化。

对行业未来风口的判断,张轩宁认为,消费升级,是行业最大的风口。在此风口下,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多样和多变,这也给零售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永辉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能够满足消费升级下的用户需求,把握住时代的机会。

企业持续进化业态不断丰富

作为一家从福州成长起来的超市企业,永辉自创立以来,一直在不断进化迭代。2015年,永辉旗下创新业务孵化平台永辉云创创立。在原有的生鲜超市业态的基础上,创新出Bravo永辉超市、生鲜便利店永辉生活、生鲜餐饮+零售的体验式消费的超级物种等新业态,并结合永辉生活APP、小程序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其中超级物种更是成为行业标杆,受到高度关注。

2017年 1 月 1 日,超级物种在福州开出首家门店,截至目前,超级物种门店数量已经达到30余家,布局福州、厦门、南京、杭州、北京、上海、深圳、扬州等全国多个城市。2018年,超级物种门店数量将达到100家。

除了业态上的持续创新,永辉也在不断使用和融合新技术创造新体验,将智慧零售的概念落地。据了解,永辉旗下超级物种、永辉生活等门店,可以使用腾讯微信小程序扫码支付完成购物。借助微信小程序、微信支付等工具,永辉门店用户的数字化率也持续提升,据了解,永辉生活小程序上线三个月后,其用户数字化率已经提升至87%,这也为永辉进一步的用户运营和智慧零售服务落地打下了基础。

据2017年永辉财报显示,永辉门店总数已突破 800 家,分布于全国 21 个省市, 2017 年永辉共新开 332 家店,实现营业总收入585. 91 亿元,同比增长19.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18. 17 亿元,同比增长46.28%,两项数据在整个行业均保持领先优势。

腾讯是永辉最好的合作伙伴

2017 年 12 月,腾讯战略入股永辉,成为行业关注的热门事件。张轩宁在此次互联网+峰会上谈及与腾讯的携手表示,腾讯是永辉最好的合作伙伴。

张轩宁解释,永辉之所以选择腾讯,其一是腾讯与永辉理念相通、文化价值观匹配;腾讯以开放合作的姿态,推行去中心化的赋能,这与永辉一直在实践地将公司打造为赋能平台和员工创业平台,赋能前端门店与员工合伙创业的理念十分相通。同时,腾讯作为科技赋能的巨型生态企业,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这正是永辉当前迫切需求的。

张轩宁还透漏,永辉在腾讯的帮助下,构建了自己的永辉云计算中心,全面加强了永辉的数据获取、沉淀和运用能力。在超级物种、永辉生活以及Bravo等永辉全业态,结合微信支付、微信小程序等产品能力为用户创造更加智能便捷的消费体验,后续还将有更多与腾讯合作的在智慧零售项目在永辉的各业态落地。在获取腾讯的技术和数据支持的同时,永辉自身也持续吸纳优秀人才:以智慧零售的广阔前景,引进了全球知名高科技公司的人才加入,并不断吸纳名校毕业生,打造自身深厚且长远的科技实力。

而随着与腾讯的合作,永辉也进一步加速在零售产业、高新技术领域的布局,2017年底,永辉投资红旗连锁,并携手腾讯共同与家乐福中国达成深度合作。 2018 年初,永辉与清华大学共同创办“清华大学-永辉智能供应链管理联合研究院”,用科技赋能供应链。

免责声明:本文为厂商推广稿件,企业发布本文的目的在于推广其产品或服务,安科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安科网赞同其观点,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请读者使用之前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