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号”的组织机构如何? 建立之初完全是丁默邨的天下

马振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长、研究馆员。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浙江大学“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研究生指导老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著有《戴笠传》《国民党特务活动史》《抗战中的蒋介石》等图书,曾先后11次获得国家及省市级优秀社科成果奖。

陆军,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研究馆员,曾发表民国档案与民国史论文多篇,主编过《日本侵华图志》

“76号”的组织机构如何? 建立之初完全是丁默邨的天下

丁默邨

76号内设有三个机构,即伪特工总部、社会部及肃清委员会。

这3家机构的负责人都是丁默邨,这些机构照例应设在愚园路1136弄伪中央党部所在地,但丁默邨害怕每日往返两处办公,易遭受渝方特工的暗算,老谋深算的丁就请准汪精卫的同意,将所兼伪社会部、肃清委员会两职也设在76号内,以方便自己办公。伪社会部名义上是组织人民团体从事民众运动,实际上就是拉拢各行各业的败类来加入汉奸组织。伪肃清委员会专门收编重庆方面的散兵游勇,主任委员由周佛海兼任,丁默邨除任特工总部主任外,又兼肃清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及社会部长,因此肃清委员会也设在76号内。肃清委员会的任务大多由特务兼任,如王天木、何天风都是老牌军统特务,在此转而做军事工作。王天木任“和平救国军”总指挥,丁锡三、谢文达、李宗盛等任各路司令,实际都是分散行动,各行其是。通过收买等方式,汪伪特工总部在各地收编了不少军统的“忠义救国军”等零散部队,扩充成特工行动队伍。例如无锡有周煜、严文耀、张更欣三个特工大队,武进有蒋鼎生、张英两个特工大队,常熟、昆山、松江、青浦等地也都组成了这种乌合之众的特工队伍,壮大了汪伪特工总部的声势。不过,在何天风被杀、王天木被押后,加之伪军中的实力派人物叶蓬的反对,肃清委员会在1939年年底被迫取消。

从1938年8月28日汪伪“国民党六大”召开到1940年4月26日汪伪政府“还都”,76号特工总部短短半年时间里,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76号特工总部成立之初,在主任丁默邨、副主任李士群、唐惠民领导之下,秘书主任先后为茅子明与庄滢,秘书有庄滢、曹慎修,外事秘书夏仲明,会计主任叶耀先,总务科长萧一诚,交际科长丁时俊,警卫大队长吴四宝,直属警卫大队长张鲁,第一行动队长林之江,第二行动队长杨杰,第三行动队长张劲庐(女),租界警卫队长潘序东,直属行动组长王佩文,极司菲尔路55号招待所主任由张劲庐兼任。此外,还有一个警官训练班,亦即特务训练班,对外名称叫“聚川学院”。班主任丁默邨兼,教育长茅子明兼,主任教官余朴。其后,又加了三个委员会:第一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啸天,第二委员会主任委员顾继武,抚恤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士群兼。不久后,除原有的科、队、会外,又增设了四个厅:第一厅厅长王天木,第二厅厅长林之江,第三厅厅长何天风,第四厅厅长苏成德。为时仅一个月左右又把各委员会和厅一并撤销,改为四处四室。四个处为:第一处处长先后有陈明楚、谭文治(又名质彬)、万里浪,副处长罗梦芗;第二处处长先后有马啸天、胡均鹤,副处长先后有石林森、魏曙东、姜颂平;第三处处长张劲庐,副处长沈风岗;第四处处长潘达,副处长钱人龙。四室则为:督察室,主任先后有杨杰、裘君牧,副主任王佩文;专员室,主任沈信一,副主任季庆仁;审讯室,主任先后有汪瀚章、蔡鼎成、康焕栋、张炳康、张炳扬;化验室,主任姚任年(原名姚人彦),副主任岳光烈。由于特务活动的疯狂扩展,人事增多,接着又增添了四个处,发展到八处四室。增加的四个处为:机要处,处长傅也文,副处长钱新民;总务处,处长叶耀先,副处长孙时霖;情报处,处长唐克明,副处长王道生;电务处,处长晋辉,副处长先后有余玠(原名李开封)、周鼎,余与周还先后担任过无线电侦察总台台长。此外,76号还设有修械所、看守所、招待所、警官训练班、警犬训练班、女特务训练班等附属机构。

上述机构人事变动,除了何天风、陈明楚、钱人龙、谭文治等人先后为重庆特务所暗杀,又如王天木因涉案被76号关押外,其余人事更迭大都是丁默邨与李士群之间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的结果。

76号内部的工作分工为:

第一处处长万里浪,主要负责对付军统。

第二处处长胡均鹤,负责对付中统;内部附设CP股对付共产党和新四军。

第三处处长张劲庐,对付忠义救国军。

第四处处长潘达,对付租界。

机要处处长傅也文,亦是李士群的妹夫,管人事、文书、档案、收发等。

总务处处长叶耀先,他是李士群的小舅子,管事务、财务、会计。

电务处处长晋辉,他是被俘军统电台负责人,管电台、电报收发。

情报处处长唐惠民,管情报收集、编审、指导。

“76号”的组织机构如何? 建立之初完全是丁默邨的天下

汪精卫

1940年3月汪精卫伪政府在南京登场时,丁默邨已被李士群踢出了76号。李士群随即就把76号的人事机构重又调整一番,他把原来丁默邨的班底,如茅子明、庄滢、萧一诚、曹慎修、丁时俊等都免了职。增设了主任办公室,以原来的机要处处长傅也文任书记长,另以黄敬斋为秘书,以余百鲁接替了张劲庐的兼职,当招待所主任,副主任为王佩文。以宋负薪为修械所(后改为复兴兵工厂,厂址在愚园路)主任。以叶观达、朱照生先后为特工总部看守所(在76号内)主任,以王吉安为南市看守所主任。并将吴四宝的警卫大队改为警卫总队,下设五个大队,以吴四宝为总队长兼第一特务大队队长,驻76号;以郭忠和为第二特务大队队长,也驻76号;以张国震为第一行动大队队长,驻极司菲尔路55号;以顾宝林为第二行动大队队长,驻星加坡路(今余姚路)青云里24号;以王吉安兼南市警卫大队队长,驻南市警卫厅路集贤邨6号。南市看守所也设在里面。

除上面所说的特工总部警卫总队之外,76号为加强行动力量又添设了特工总部行动总队,下设六个行动大队:

以林之江为总队长兼第一行动大队队长,驻忆定盘路37号。

以吴振明为第二行动大队队长,驻康家桥62号。

以杨杰为第三行动大队队长,驻忆定盘路35号。

以万里浪为第四行动大队队长,驻愚园路818号。

以张劲庐兼第五行动大队队长,驻马路桥钱家巷38号。

以潘公亚为第六行动大队队长,也驻康家桥62号。

这类行动大队,后来增设到二十多个,分别驻在江浙各地区的特工站内,配合当地的特工站从事特务行动工作。另外,还有一个警犬训练班,委任傅志远为主任,从事警犬的训练。此外,还有租界警卫队、直属行动组、直属情报组、《中华日报》警卫组、《时代晚报》警卫组、《平报》警卫组等。

“76号”的组织机构如何? 建立之初完全是丁默邨的天下

李士群

除了上面这些机构外,又建立了若干个76号的外围组织,如设在极司菲尔路75号,以李士群为社长,胡均鹤为书记长的“海社”;由夏仲明负责的“上海法院同仁会”;以叶耀先、孙时霖任正副经理的“立泰钱庄”(后改为立泰银行,行址在宁波路即今淮海东路);以黄敬斋任经理,蒋晓光为总编辑,胡兰成为主笔的《国民新闻》社;以尤菊荪为经理的“东南贸易公司”(设在76号,后迁杭州)等。通过这些组织,76号将特务触角伸向文教、司法、新闻、金融各界。

马振犊、陆军著,《76号特工总部》,重庆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