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再开天价罚单: 金融监管“长牙齿” 机构才能“长记性”

(央视财经《央视财经评论》)银行业强监管强力推进,2018年1月27日,银监会再开大罚单,中国邮储银行甘肃武威文昌路支行违规票据案件的12家金融机构被罚没2.95亿元,如何解读监管部门接二连三开出大罚单?如何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1月29日央视财经评论邀请两位专家深入解读。

银监会再开天价罚单: 金融监管“长牙齿” 机构才能“长记性”银监会再开天价罚单: 金融监管“长牙齿” 机构才能“长记性”

在《央视财经评论》的演播室里,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中央银行范行长曾经提到过叫做金融生态的说法,是在某些地区,由于某种业绩考核,追求某种特殊指标的要求,可能会带来某些偏向,导致某些银行的员工,为了追求业绩,做超出了一些法律法规所规定或者是内部管理所规定的事情,但从银行机构本身来讲,他有他的特殊性,他是一个审慎经营的机构,同时也是一个信用为主导的这么一个机构,如果你没有信用了,那整个银行他经营就会非常快的崩溃掉,所以我觉得是一个生态的问题,大家如果对信用很重视,每个人都很关注,银行每个员工从上到下都很关注,都是审慎经营的这种理念,那可能就不是靠一个人,是靠整个这个银行的了制度所固化起来的理念,不能光靠自觉。

银监会再开天价罚单: 金融监管“长牙齿” 机构才能“长记性”

在《央视财经评论》的演播室里,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万喆表示,我认为生态、风气正在扭转,刚才说的这个票据,我觉得他不只是指票据,实际上是银行业整个生态的一个缩影,现在这个票据,他既覆盖面很广,又有链,他是很多人一起勾结才完成这个的,主要看它的一个时间线,就是票据一开始是企业造假,他为自己获得流动性资金,跟这个银行在一起,银行也为了获得存款贷款,或者表外,也主动和他一起造假,那么再往后就变成了因为这个漏洞越来越多,主动造假就给个人一些可趁之机,出现了一些完全是挪用资金,为个人私利为目标的造假挪用,如果整个目标不正确,风气不好,就会使得行业秩序失序,他失去了他的信用,那是一个多大的损失,所以我认为现在这样天价罚金,或者是加强监管,实际上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向,给大家指明未来会继续加强监管,而且是建章立制的,永远都不会放松,但是另外我也觉得说除了我们提出来,比如几不当,几违规之外,在建章立制上,对机构的处罚,对个人的处罚,尤其是对个人处罚不只是钱,还有一个就是日韩的例子可能终身不能够再踏入这个行业了,你个人信用丧失了以后,你就不可能再在这个行业发展,我觉得这个才是最严厉的最有用的处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