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芯”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光刻机上,那就真的要误大事了

一提起中国“芯”,大家肯定会想起光刻机,说是荷兰ASML光刻机供应商卡了我们脖子。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就算有了ASML公司最先进的光刻机,然后中国芯就再也不怕了吗?好像说的只要我们有最新的光刻机,我们就能够生产出先进的芯片一样。

芯片的生产真的就只依赖光刻机么?只怕你想的太简单了。

把中国“芯”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光刻机上,那就真的要误大事了

其实中芯国际以前就从荷兰ASML采购过一台EUV极紫外线光刻机,目前在中芯国际南方的厂投入使用,这台光刻机可以生产9nm及以上芯片,但中芯国际并没有生产9nm的芯片,只是用这台光刻机在量产了14nm的芯片,再往下好像还没计划。

还有华虹半导体也从ASML采购了一台193nm双级沉浸式光刻机,可以生产14-20nm的NAND闪存芯片,但华为虹半导体目前还只是用它来生产28nm芯片,未来打算用这台光刻机来生产20nm的芯片。

把中国“芯”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光刻机上,那就真的要误大事了

所以,有了顶级的光刻机,并不代表能生产高级的芯片,这中间牵涉的东西太多了。

比如高纯度的硅、光刻胶、靶材什么的,还有像刻蚀机这些必备的设备。

除此之外,最关键的是技术和人才,别以为芯片的生产一台光刻机就可以搞定,技术和人才才是最重要的,比光刻机更重要。

当年三星之所以短时间内追上了台积电的工艺,因为从台积电挖了梁孟松过去,而中芯国际为何从28nm就要跳到14nm了,因为梁孟松加盟了中芯国际。

把中国“芯”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光刻机上,那就真的要误大事了

所以说,芯片的发展,真的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没有捷径,技术和人才是根本。想靠某企业研发出几台全球最先进的光刻机,甚至说从ASML买到几台先进的光刻机就无忧了,那就真的是大错特错了。

中国光刻机为什么这么落后?我认为其实就技术和人才的落后。

世界著名物理学科学家杨振宁先生是物理界少有的大量运用数学的科学家。

他曾经说过:我的物理学界同事们大多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也许因为受我父亲的影响,我较为欣赏数学。我欣赏数学家的价值观,我赞美数学的优美和力量:它有战术上的机巧与灵活,又有战略上的雄才远虑。而且,堪称奇迹中的奇迹的是,它的一些美妙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

杨振宁提出要“寻找美妙的几何结构”,就是用数学来研究物理。

1983年,杨振宁向中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过程时,就专门提到了一个人。

他说:“有一位刘薰宇先生,他是位数学家,写过许多通俗易懂和极其有趣的数学方面的文章。我记得,我读了他写的关于一个智力测验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这些极为重要的数学概念。”

把中国“芯”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光刻机上,那就真的要误大事了

刘薰宇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跟教育家,他跟杨振宁的父亲还是同学。

他有多牛呢?我举个例子。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所神一般存在的中学:春晖中学。

这所学校的美术老师是丰子恺。

音乐老师:李叔同。

国文教师:朱自清、朱光潜。

书法课:于右任。

此外,还有蔡元培,蒋梦麟,何香凝,叶圣陶,张大千,巴人,廖仲恺,黄炎培,陈望道等等前来讲座。

而数学老师是谁呢?就是刘薰宇。

所以,在数学教育在这个领域,刘薰宇绝对是民国大师级的存在。像美术老师丰子恺就经常跟刘薰宇请教。

丰子恺说:

“我与薰宇相识后,他便做这些文章。他每次发表,我都读,诱我读的,是它们的富有趣味的题材。我常不知不觉地被诱进数学的世界里去。

每次想,假如从前有这样的数学书,也许我不会抛荒数学……

其中《韩信点兵》一篇给我的回想很不好:

这篇文章发表时,我正患眼疾,医生叮嘱我灯下不可看书,而我接到杂志,竟在灯下一口气读完了。次日眼睛很痛,又去看医生。”

我专门找来了刘熏宇的书给我家小孩看,我家小孩正在上六年级,平时也补习数学,他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他看这个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平时,他是坐十五分钟就要挪屁股的。

把中国“芯”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光刻机上,那就真的要误大事了

我给孩子看的这套书一共有三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我家小孩六年级,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这个书合适小学生以及初中生,可以做为他们的自学教材。让他们能够自我学习。

这套书价格也不贵,三册只要69,包邮到家。

点下面的链接参团,这套书能够启蒙杨振宁这样伟大的物理学家,也一定能得到你孩子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