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平台下架建RADIUS服务器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在Linux平台下架建一个完整的RADIUS服务器。

RADIUS主要用于对远程拨入的用户进行授权和认证。它可以仅使用单一的“数据库”对用户进行认证(效验用户名和口令)。它主要针对的远程登录类型有:SLIP、PPP、telnet和rlogin等。

其主要特征有:

1. 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

一个网络接入服务器(以下简称NAS)作为RADIUS的客户机,它负责将用户信息传入RADIUS服务器,然后按照RADIUS服务器的不同的响应来采取相应动作。另外,RADIUS服务器还可以充当别的RADIUS服务器或者其他种类认证服务器的代理客户。

2.网络安全(Network Security)

NAS和RADIUS服务器之间的事务信息交流由两者共享的密钥进行加密,并且这些信息不会在两者之间泄漏出去。

3.灵活认证机制(Flexible Authentication Mechanisms)

RADIUS服务器支持多种认证机制。它可以验证来自PPP、PAP、CHAP和UNIX系统登录的用户信息的有效性。

4.协议可扩展性(Extensible Protocol)

所有的认证协议都是基于“属性-长度-属性值”3元素而组成的。所以协议是扩展起来非常方便。在目前很多比较高版本的Linux中,它们都把RADIUS的安装程序包含在系统源码中。这样使得我们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免费的Linux系统学习RADIUS授权、认证的原理和应用。

RADIUS协议原理

要弄清楚RADIUS协议为何能实现授权和认证,我们必须应该从四个方面去认识RADIUS协议:协议基本原理、数据包结构、数据包类型、协议属性。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介绍这些内容。

协议基本原理

NAS提供给用户的服务可能有很多种。比如,使用telnet时,用户提供用户名和口令信息,而使用PPP时,则是用户发送带有认证信息的数据包。

NAS一旦得到这些信息,就制造并且发送一个“Access-Request”数据包给RADIUS服务器,其中就包含了用户名、口令(基于MD5加密)、NAS的ID号和用户访问的端口号。

如果RADIUS服务器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响应,则NAS会重新发送上述数据包;另外如果有多个RADIUS服务器的话,NAS在屡次尝试主RADIUS服务器失败后,会转而使用其他的RADIUS服务器。

RADIUS服务器会直接抛弃那些没有加“共享密钥”(Shared Secret)的请求而不做出反应。如果数据包有效,则RADIUS服务器访问认证数据库,查找此用户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提取此用户的信息列表,其中包括了用户口令、访问端口和访问权限等。

当一个RADIUS服务器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时,它会求助于其他的RADIUS服务器,此时它本身充当了一个客户端。

如果用户信息被否认,那么RADIUS服务器给客户端发送一个“Access-Reject”数据包,指示此用户非法。如果需要的话,RADIUS服务器还会在此数据包中加入一段包含错误信息的文本消息,以便让客户端将错误信息反馈给用户。

相反,如果用户被确认,RADIUS服务器发送“Access-Challenge”数据包给客户端,并且在数据包中加入了使客户端反馈给用户的信息,其中包括状态属性。接下来,客户端提示用户做出反应以提供进一步的信息,客户端得到这些信息后,就再次向RADIUS服务器提交带有新请求ID的“Access-Request”数据包,和起初的“Access-Request”数据包内容不一样的是:起初“Access-Request”数据包中的“用户名/口令”信息被替换成此用户当前的反应信息(经过加密),并且数据包中也包含了“Access-Challenge”中的状态属性(表示为0或1)。此时,RADIUS服务器对于这种新的“Access-Request”可以有三种反应:“Access-Accept”、“Access-Reject”或“Access-Challenge”。

如果所有的要求都属合法,RADIUS返回一个“Access-Accept”回应,其中包括了服务类型(SLIP, PPP, Login User等)和其附属的信息。例如:对于SLIP和PPP,回应中包括了IP地址、子网掩码、MTU和数据包过滤标示信息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