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86架构下的物理内存-通过Linux概述

其它体系结构我没有深入研究过,然而对于x86而言,我们很多人都是很了解的。其内存可以支持4G(不考虑PAE),因为地址总线为32位,也就是说32条1位的线缆可以选择4G的地址,因此我们想当然的认为我们买了两条2G的内存插入以后,我们的系统就可以有4G的内存可用了,我们的系统内存在满载运行,然而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既然4G的地址空间不能完全由ram内存条使用,那么ram不能使用哪些地址呢?这个信息很重要,因为这个信息会指导操作系统内核进行物理内存分配,比如其它地址使用的地址处的页面就不能被分配,否则就访问到设备了,因此这些个地址处的页面应该设置为保留,永远不能被使用,事实上,它们被浪费了。这些地址信息存放的位置是BIOS,BIOS里面存放着很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组成一张逻辑拓扑图,真实反映主板上的芯片是如何排列放置的,待到主板上电后,主板上的芯片和总线就形成了一张真实的“地图”,在bios拓扑图的指导下被检测。

既然BIOS里面存放拓扑图,那么操作系统内核在启动的时候怎样得到它呢,得到了它之后,操作系统才能建立自己的物理地址空间映射。得到bios信息的办法莫多于bios调用了,也就是0x15调用,参数由寄存器指定,如果你想得到地址信息,也就是那张拓扑图,那么你要将eax设置成0X0000E820,然后读取返回即可,以下是Linux在拥有256M内存的机器上得到的地址信息,该信息在内核启动的时候通过bios调用得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