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疑案: 都是亡国之君, 一人因四个字留下千古骂名, 凭什么?

蜀汉刘禅,东吴孙皓,三国时期两位亡国之君,前者在景耀六年,于蜀汉尚有二十万大军,可倾城而战之时,却选择了听从光禄大夫谯周的提议,自缚双手,出城投降邓艾,并下令全军投降;后者在天纪三年,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衔璧牵羊,大夫衰服,士舆榇,率领太子孙瑾等人来到王濬营门投降……

从投降的方式上来说,后者还是以前者为榜样,可史书对二人投降的评价却大不相同,刘禅留下了千古骂名,而孙皓却得到了大多数人的理解与宽容,而这背后,究竟是历史有失公允,还是另有原因?一切可以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说起……

三国疑案: 都是亡国之君, 一人因四个字留下千古骂名, 凭什么?

众所周知,说三国人物,必定离不开谈《三国演义》,虽然《三国演义》是一部经过了艺术加工的小说,但是由于其影响力过大,以至于在大多数人心里,这就是一部用来研究三国史的正史了,人们对三国人物的评价也大多受到了小说的影响。在这个前提之下,提到刘禅,十个人里有九个人对其都是差评,没办法,罗先生借诸葛亮之口的那一句“扶不起的阿斗”,一棒子就打死了他,也让人对其定性,这就是个庸碌无为之辈。

三国疑案: 都是亡国之君, 一人因四个字留下千古骂名, 凭什么?

不仅如此,由于罗贯中先生在写《三国演义》之时明显偏爱于蜀汉集团,在他的笔下,刘备礼贤下士,关云长威震华夏,诸葛亮智多近妖等等,总之整个蜀汉团队充满了英雄色彩,读者无不认为,这天下就该最后是他们的天下,可历史终究已经把结局写好了,哪怕读者有再高的期望,可终究还是刘备在白帝城撒手人寰,诸葛亮含恨病逝五丈原,曾经辉煌的蜀汉集团日益失去光芒,人们希望的蜀汉一统天下,最终也只是希望。当刘禅决定投降的那一刻,虽然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蜀汉当时积弱多时,大厦不是一日被推翻的,可人们还是会把大部分过失推到了刘禅的身上,尤其是刘禅曾被整个小说里,粉丝数量最多的诸葛亮说过“扶不起”,前期给人的印象着实不佳,刘禅注定了背负骂名,他代表的是整个蜀汉集团,而这个集团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作为这个集团最后一任统治者,集团在他手里覆灭,他就注定了面对人们的唾骂。

三国疑案: 都是亡国之君, 一人因四个字留下千古骂名, 凭什么?

反观孙皓,历史上的他,如果综合评价其在位期间的表现,他并不算一个好的统治者,后期残暴无道,但是有一点,在整个三国史上,他的知名度并不高,而这其中的原因,大多还是由于罗贯中先生下笔之时对蜀汉人物的塑造更用心,对东吴呢,平心而论,笔墨花费的更少,刻画力度也不高,在大众的心里,东吴在三国时期存在感还是比较低的,再说的直白一点,大多数人都没有去关注东吴的发展,最后孙皓的投降,于人们而言,无非就是一眼带过,自然大多数人也就对孙皓没有像对刘禅一样不依不饶的骂个不停了。

三国疑案: 都是亡国之君, 一人因四个字留下千古骂名, 凭什么?

小说的影响是刘禅和孙皓历史评价大有出入的一方面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表现——国家灭亡后,刘禅和孙皓在洛阳的表现大相径庭。刘禅就不必多说了,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也!”,从此留下了“乐不思蜀”的典故,全然忘了昔日,一心沉醉在洛阳的歌舞升平,温柔乡里。

而孙皓呢?同为亡国之君,他却在投降之后,在洛阳展现出极其爷们的一面。刚到洛阳之时,晋武帝大会群臣引见东吴君臣,这次大会表面平静,实则内里波涛暗涌,果然,晋武帝在会上一开始就想给孙皓一个难堪,他说:“朕设此座待卿久矣!”而在字幕睽睽之下,孙皓毫不怯弱的回答说:“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除此之外,孙皓面对其他人也是如此铁骨铮铮,一次宴会喝酒,司马炎刻意想羞辱孙皓一番,便问道:“听说你们江东,人们喜欢唱《尔汝歌》,你会唱吗?”孙皓毫不含糊就举杯给司马炎敬酒,张口唱道:“昔与汝为邻,今为汝做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话里满含讽刺数落。两相对比,难怪刘禅落得千年骂名!

参考文献:

陈寿《三国志》

罗贯中《三国演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