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就业

​​“工作是人们生活的核心”。拥有一份工作是融入社会的“敲门砖”,是提升社会地位的“垫脚石”,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提速器”。当今我们处在世界历史的交汇期,第四次工业革命脚步愈来愈近,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催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职业,就业形势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滴滴出行”的风靡,带来了网约车司机这一新职业;“美团外卖”的火热,催生了“送餐员”这一新岗位。我国正处在社会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职业变迁速度快、规模更大。而在未来,由互联网派生出的职业形态必将是职业变革的圆心。这些职业重构着社会就业结构,多样化劳动者就业选择,提升着社会服务质量,激发着专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新时代就业拥有更广泛的就业选择,闲置生产力被最大限度发掘。假期出行,为我们服务的司机师傅或许是某个钢铁厂的在职工人,专车司机是他们附属经济来源;网络购物,给我们提供个性化产品的或许是某个艺术工作室的文艺设计师,淘宝店主是他们实现自主创业的第一步……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服务被开发出来,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职业,与此同时也为那些“闲置”的人提供了更多增收选择。

新时代就业能够提升社会服务质量,更好的匹配消费者需求。外出就餐时我们往往会查看大众点评下的网友评论;观看电影前我们习惯于在“豆瓣”、“猫眼”看看网友的点评……平台工作人员的努力让我们避免了“失落消费”。互联网的普及让我们拥有更多反馈服务质量的渠道,很大程度上倒逼提供服务者抬高自我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其次,新时代就业形态简化了从生产到消费的中间层,让生产者、消费者面对面成为可能,赋予消费者改造服务的能力。

新时代就业能够改变人才评价模式,带来专业精神与创新能力。以往就业评价模式“论资排位”,是“权威人士”时代,而如今我们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详尽信息,提升自我能力不再局限于口耳相传,评论人才也更客观公正。其次,诸如“创客”、“硅谷青年”这类职位,也是专业精神、创新能力的涌流。它们以束缚少、回报高,强烈吸引着新青年。当其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群体效应必将迸发强大的社会能量。

职业发展如过江之鲫,其产生的问题不容忽视。职业划分复杂,从业人员鱼龙混杂;社会保障体系无法满足新就业形态……政府应针对新时代,高屋建瓴出台相关措施,保障就业者社会权利;建立科学培训机制,提升整体就业者专业素养。

时代车轮滚滚,我们要加紧步伐,一路小跑。面对新时代赋予的种种就业利好,我们要充分挖掘、努力适应;针对其发起的挑战,我们应抬头接受、埋头应对。就业是民生的重要一部分,只有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让“国泰民安”成为可预见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