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资金加码蓝筹股 白马股再次全面攀升

今日早间,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和贵州茅台等白酒股大幅领涨,五粮液盘中涨逾5%,刷新上市新高,山西汾酒、泸州老窖、贵州茅台等涨幅居前。在此带动下,业绩白马股今日早盘再次全面攀升,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和复星医药等多股表现出色。

据统计,上周北上资金加仓防御性板块,白酒、家电、医药等板块龙头个股增持市值金额居前,电子、金融等龙头减持金额居前。港交所成交活跃股统计,贵州茅台上周再度成为北上资金净买入金额最大个股,累计达到7.49亿元,其次是美的集团累计获净买入约6亿元,均5次上榜沪、深股通成交活跃股;恒瑞医药和格力电器均4次登榜成交活跃股,累计获净买入分别为4.25亿元和2.42亿元。

东吴证券此前表示,对2018年的A股,市场风格仍是关键矛盾,也是当前分歧较大的部分。综合估值水平、盈利趋势和行为金融三个关键因素的影响,推测2018年蓝筹仍是主线,小盘股只是波段性机会,蓝筹主线会蔓延至其他景气逐步复苏的行业。

东吴证券看好2018年蓝筹行情主要有以下几大原因:

第一,蓝筹估值仍处合理区间。很长一段时间,蓝筹股处在估值折价的状态,尽管已经经过近两年的上涨,但无论横向还是纵向比较,蓝筹估值仍处合理水平。

第二,产能周期开启驱动蓝筹盈利继续改善。随着本轮产能周期的开启,不同行业的蓝筹股盈利将相继步入复苏周期,而金融环境跟两年前比也已发生深刻变化。

第三,增量资金配置将天然偏好蓝筹。单从潜在入市资金偏好来看,2013年至2014年股市增量募集基金主要来源于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这批资金天然偏好小盘股,与之类似,2017年以来增量募集资金主要来源于蓝筹风格的基金经理,这批资金天然偏好蓝筹,这也将在2018年继续强化蓝筹风格。行为金融因素对市场风格的影响非常重要,但在分析中往往被忽视。

【延伸阅读】

北上资金近期异动频频 消费蓝筹公司仍是未来风口

2017年,价值投资元年,沉睡了多年的大盘蓝筹股强势觉醒,年内实现了一波颇为令人振奋的“结构牛”行情。截至12月14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6.08%,上证50指数累计上涨24.63%,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21.63%。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11月中旬市场的回调,大盘蓝筹股又成为了本轮沪指暴跌的“元凶”。未来的市场将会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蓝筹股的明天会不会依旧精彩?

北上资金近期频繁异动

今年大盘蓝筹股股价“飞天之旅”的途中,北上资金的助力功不可没,根据财经网站的沪深港通持股数据统计,11月17日之前,贵州茅台、美的集团、海康威视、恒瑞医药、格力电器、青岛海尔、伊利股份等一线蓝筹白马股长期出现在沪深港通交易最为活跃的名单中,北上资金不断高额流进。但11月17日画风骤转,市场中的“顶梁柱”们忽然间成为了北上资金大额抛售的对象,以A股市场的“股王”贵州茅台为例,仅11月17日一天,北上资金即流出了33亿元。此后,北上资金对一线蓝筹股的态度开始“忽冷忽热”。

此前长期青睐大盘蓝筹股的北上资金近期频频异动,是外资也开始对“心头好”的态度出现了转变?对此联讯证券副总裁曹卫东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北上资金近期频繁的流进流出,他认为资金存在技术性减仓的可能,随着前期一线白马蓝筹股的价值被不断挖掘,市场出现调整时,北上资金短期也会打差价,毕竟这是资本市场,外资和所有资金一样,本质都是逐利的,前期一线蓝筹股涨幅巨大,近期获利了结是很自然的选择。而相比之下,高溪资产高级合伙人陈继豪则对大盘蓝筹股的未来更为乐观,他认为近期北上资金的频繁异动只是年底资金的正常调仓。而且他对此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认为北上资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真正的外资,另一部分则是内地资金绕道港股通过沪深港通来做A股,从高抛低吸的操盘手法看即有较为明显的区分。陈继豪表示,随着未来A股被纳入MSCI,真正的外资不会轻易退出大盘蓝筹股,身为明晟指数的主要标的,基本面优异的大盘蓝筹股仍将会成为稀缺筹码被不断流入的外资持续看好。

机构投资者态度出现分歧

2017年的大盘蓝筹股行情,除了北上资金的不断流入,更离不开的还有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抱团取暖”。对于机构投资者抱团大盘蓝筹股的原因,首先,大盘蓝筹股的业绩令投资者更有安全感;其次,对于多数大盘蓝筹股,在过去投机氛围浓郁的A股市场中,相对很多中小创公司,普通投资者视之为“鸡肋”,一般很少有投资者长期购买,所以上方的套牢盘相对较少,更有利于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积聚做多力量,所以公募基金更倾向于抱团购买,以便推高股价;再者,公募基金购买大盘蓝筹股,对于稳定股指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大盘蓝筹股的权重对于A股指数的影响举足轻重,如果股指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则对于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为聚集市场人气,推拉股指有着极大帮助。所以公募基金通常都喜欢抱团在大盘蓝筹股之中。本轮慢牛行情,也正是公募基金机构投资者等通过拉升大盘蓝筹股股价的上涨来推动的。

不过,随着今年以来大盘蓝筹股股价的持续攀升,公募基金已经展开了从此前“抱团取暖”到近期“抱团撤离”的行动。10月份公布的三季报显示,界定的81只白马股标的,公募基金三季报重仓了79只,从持仓比例看,三季度末全部较二季度末出现减少。不过,与之操作不太相同的是,身为境外投资者,QFII三季度末也持有了其中32家公司,其中,涪陵电力、隆基股份、云南白药为QFII三季度新建仓持有的公司。另外,格力电器、老板电器、贵州茅台、美的集团等14家一线蓝筹白马股也仍继续得到了QFII的看好,持股比例较二季度末出现了一定的提升。

此外,统计数据也发现,四季度以来,市场中有31只白马股得到了机构的调研,从参与调研的机构家数看,23家公司调研机构超过了10家;13家公司超过了30家;8家公司被50家以上的机构集体“围观”;海康威视、歌尔股份、涪陵榨菜、美的集团的调研机构家数甚至相继超过了百家。而从被调研的次数看,老板电器前后被机构“访问”了9次,云南白药、华润三九等医药类公司也多次被机构重点调研。

虽然调研只是投资决策前端的环节,不能完全反映机构最后的真正投资图谱,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构当前的投资心态和偏好。

消费类蓝筹公司仍是未来投资风口

如果说2017年是大盘蓝筹股的“表演年”,更确切地不如说2017年是一线消费类蓝筹股的“表演年”。年内涨幅傲视A股的贵州茅台、美的集团、青岛海尔、伊利股份、格力电器等,均属于消费类公司。2018年,消费股能不能继续锦上开花。陈继豪认为,大消费仍是未来市场的主流,当下整个市场的消费结构改变很大,各种电商、APP、网上支付、外卖等新兴消费结构的兴起,已经完全颠覆了以往被动且目的性不强的传统的消费理念。通过网络购物,不仅目的性更强,时间也更为灵活方便。而便捷的网络购物,行之有效地缩短了货物流转的周期,不仅有利于公司去库存,也大大缩短了新产品研发,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随着电商的不断崛起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型的消费模式将对整个消费行业起到呈几何倍数的成长推动。陈继豪强调,目前A股市场的原则是扶强弃弱,所以未来投资的主流方向仍是大盘蓝筹消费类白马公司。

相对于陈继豪对一线消费蓝筹股的坚定看好,曹卫东也对消费类蓝筹公司给出了比较乐观的前景。不过,曹卫东表示,未来一线大盘消费类公司不是没有继续上涨的可能,但相对今年,明年的涨幅大概率会减弱,毕竟前期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价值挖掘。而相比之下,之前一些涨幅不大的绩优成长性公司则更容易得到资金的关注。曹卫东认为,消费蓝筹的范围很广,如科技类公司手机制造相关产业链,其实也可以涵盖在终端消费或成长型消费公司的范围内,未来市场的机会也会逐渐向零部件生产、电子元器件等公司扩散,这些行业中的龙头股,成长性好的绩优股未来都有很大的市场机会。

北上资金加码蓝筹股 白马股再次全面攀升

大盘蓝筹股估值已经回归合理区间

目前,市场中的分歧极为明显,尽管大盘蓝筹股已经活跃了一年,但一方观点认为,长期看这种趋势可能还仍处于起步阶段,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而另一方观点则认为,随着股价的上涨,很多大盘蓝筹股已经存在了被高估的可能。

我们对以界定的81只白马股进行数据分析。其中,52家今年以来股价实现了超过30%的涨幅。而观察此类公司的估值情况,12月14日,海康威视的动态估值较高,为41.17倍,相比2015年6月12日上证指数创5178点高点时公司38.44倍的市盈率出现了一定的抬升。今年以来股价“极速前进”的贵州茅台,3478点、5178点和今年12月14日的市盈率分别为35.11倍、18.97倍、34.44倍。目前的动态市盈率确实已经逼近甚至超越了前期历史高点的位置。

对此,陈继豪仍比较乐观,他认为目前A股的大盘蓝筹股估值尚谈不上高估,上市公司通常会经历价值回归、估值合理、估值溢价、估值泡沫四个阶段,通过今年以来价值的回归,目前的一线蓝筹股仅仅处于估值合理的区间,但成长性好的稀缺性公司都有资本享受一定的估值溢价,所以此类一线白马蓝筹股公司的估值还很健康。对于目前大盘蓝筹白马股估值的合理性,曹卫东也给出了基本认可的态度。但他表示,在今年已经被大力度挖掘的基础上,一线蓝筹股的估值即使算不上高估也不再被低估了,对于2018年,曹卫东认为主要是选股,随着一线大盘蓝筹股的价值被较为充分地挖掘,未来市场机会将逐步向二线蓝筹或价值蓝筹股扩散。

而所谓估值的高低,除了跟随股价不停变动,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是影响估值的重要因素,只要业绩成长性好,未来即可以有效地降低公司的估值水平。观察统计界定的81只白马股公司,2014年~2016年连续三年全部实现持续盈利,且今年三季报也再度以盈利收官。而从持续成长性看,其中52家公司连续3个会计年度无间断利润同比增长,今年三季报也同样继续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尤以飞科电器、老板电器、海康威视、小天鹅A、华东医药、康美药业等公司的成长性最为优异,2014年~2016年的年报、2017年的三季报,净利润的同比增速始终保持在20%以上。不过,目前白马蓝筹股多数还尚未透露2017年全年业绩预期,大部分公司年报业绩增速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年末震荡料延续 基金强调“蓝筹+价值”主线

上周市场再现小幅震荡回调,后续白马蓝筹股的走势依然是市场关注的重点。基金人士表示,对盈利的关注成为今年市场运行主线,展望2018年,优质资产的竞争优势或继续扩大,中盘蓝筹有望接棒。与此同时,成长股配置价值将明显抬升。

年末市场大概率延续震荡走势

华商基金投研部表示,12月份行情呈现震荡的概率较大,但是再继续大幅下跌的空间有限,年底有望形成反弹,反弹板块首选创业板,对市场总体看法是短期中性、中期看好。长期来看,经济转型已体现在第三产业的占比提升之中,随着投资效率的不断下降,消费占比不断提升,未来GDP的波动也会逐步下降,我国将逐渐过渡到以消费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模式。在新时代经济基本面强有力的支撑下,中国风险资产定价或从折价逻辑转入溢价逻辑,未来A股市场估值相对乐观。

和聚投资分析称,对短期监管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叠加年末现金需求加大、绝对收益投资者锁定盈利等因素,前期涨幅较大的品种如一些白马龙头股出现了一定程度回调属于预期之中。

九泰基金认为,受季末、年末MPA考核,金融强监管态势延续,以及国内经济基本面整体偏向稳健等因素影响,近期国内流动性状况整体仍面临一定压力。考虑到国内基准利率明显处于偏低水平,若资产价格或通胀出现新的超预期压力,不排除2018年利率上调的可能,受益于利率上行的行业板块将进一步获得利好。

嘉实前沿科技沪港深、嘉实全球互联网基金经理张丹华还提到,“在目前的位置,A股临近年底会出现一定调整,但这个调整非常可控,下行空间有限,而且这轮调整非常有利于明年整体环境。”

把握市场逢低布局机会

对于明年市场走向,部分基金公司表示可把握市场震荡环境中逢低上车的机会,积极布局2018年。

和聚投资称,当前从上市公司盈利和估值匹配的角度看,大、中型公司相对更有吸引力。以沪深300为例,剔除银行、两桶油后整体法市盈率倍数约20倍,市净率约2.4倍,而市值排名后1000的中小市值公司市盈率、市净率分别为49倍和3.8倍。中期看,供给侧改革的大方向仍将在2018年延续,盈利、估值优势向行业龙头演化的趋势也将持续。投资机会上,积极寻找涨幅较小、估值相对安全,同时企业竞争力、供求关系在较长周期看都能持续景气向上的细分龙头品种,比如先进制造、生态、节能、环保、新材料领域。同时周期品领域的阶段性投资机会也是当前重点关注的方向,景气向上的周期性行业将更加受益于供给侧去化带来的业绩向上空间。

华商基金投研部表示,展望2018年,优质资产有望快牛变慢牛,竞争优势或继续扩大,建议自下而上关注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具备优势的龙头标的。除此之外,成长股配置价值或明显提升。中小创相对沪深300的相对PE已经触底反弹,是目前预期较低、阻力较小的板块,自下而上关注优质成长股估值切换带来的投资机会,建议增加优质标的储备。

国泰基金认为,今年以来大盘股与小盘股明显分化,近期调整打破了市场对于大盘白马股线性上涨的预期,未来白马股走势预计将有所分化,估值上升与业绩增长将更为匹配。在行业配置上,年底前可适当关注前期涨幅小、估值较低的银行、建筑、地产等板块。在白马股调整过程中,可以择机布局乳业、光伏、保险、医药等景气良好的白马板块。(来源:中国证券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