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车, 骑行川藏线的别样体验

首先进行一个小科普:川藏线实际上分为川藏南线和川藏北线两条线路,两条线路都从成都出发,从甘孜后分叉,最后到拉萨。大家普遍所指的川藏线,一般都是川藏南线,即G318成都-拉萨段。希望能帮助未走过川藏线的朋友大概感受其作为骑行圣地的独特之处。

骑行川藏线有什么特殊的体验?首先是翻越14座大山的体验——“因为山在那里”,山峰,人类至死不渝的信仰。

从成都到拉萨,途经14座大山,其中4000米以上12座,在这12座中,东达山5008米、米拉山5013米。

一人一车, 骑行川藏线的别样体验

从海拔513米的成都开始,骑行者需要反复经历上山、下山这样反复的过程。翻过一座山,从山顶放速到山脚,继续开始翻越下一座。

这样反复无论对精神或身体都是很大的考验,除了体能上的折磨,内心的孤独、在困难面前价值观的动摇等等,一切都考验着每一位挑战者的决心。

所以川藏线不好走,每年都有人在川藏线因意外去世,每年有更多的人满怀热情来骑川藏线,最后灰头土脸地推(搭)了一路的车,或原路折返。

现在川藏线的搭车越来越方便,有很多专门做骑行者生意的面包车往返在山路里,他们有完善的车载自行车工具、实惠的价格、还有提供载车载人直接到住宿地点吃饭洗澡的一站式服务。商业化逐步完善的川藏线上,洒满了凋零的热血和信仰。

一人一车, 骑行川藏线的别样体验

沿途搭车的骑行者

一人一车, 骑行川藏线的别样体验

扒车上山的骑行者,危险行为,请勿效仿

面对山峰,每个人作出的选择并不相同。对于凭借自己脚力骑行上山的骑行者(徒步者)来说,每到一座山的山顶,看着走过的路蜿蜒蛇行在自己脚下,心中征服的快感与豪情激荡难以自抑。川藏线的最后一座山——米拉山海拔5013米,而大洋洲最高峰查亚峰5020米,一个骑行者大可为自己骄傲,依靠自己身体的力量,从成都平原骑上了和大洋洲最高峰海拔相差无几的高度。

14座大山,实际是一种苦修与历练,一条虔诚者的朝圣之路。“你翻越的,不仅仅是一座山峰。”“身在炼狱、眼在天堂”的体验

一人一车, 骑行川藏线的别样体验

折多山边的雪山

清晨登上高尔寺山,“烟涛微茫信难求”,看着走过的路被踩在脚下,那种快感,至少对我来说,是最高效用的多巴胺

一人一车, 骑行川藏线的别样体验

天路骑行——剪子弯山、卡子拉山,在4000米以上公路骑一天,公路栏杆外几乎是垂直的陡壁。

那天,我看着一只苍鹰伫立在公路的栏杆上,突然向悬崖外扑去,直挺挺地向下落了几米,然后有力地扑腾起翅膀,翱翔在广阔的天地间。当时看着那只鹰,我的整个灵魂都感受到一个声音在反复震荡着——“自由、自由、自由……”

看到天业拉山口后面,是久负盛名的怒江72拐,12km坡,下降1500m的海拔,个人感觉下山放自行车,真的很像飞翔的感觉了。放坡压弯(不减速或者少减速,倾斜车子过弯)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尝试,生命安全永远排在第一位

一人一车, 骑行川藏线的别样体验

东达山,人生首次体验5000米的海拔,北半球的七月,漫天飘雪

一人一车, 骑行川藏线的别样体验

然乌县的然乌湖,如同天使的眼轻轻眨动,让人心跳骤停的美

一人一车, 骑行川藏线的别样体验

米堆冰川,人生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细细观察一个雪山,仿佛亘古以来未曾改变(我对山真的有特殊的热爱)

一人一车, 骑行川藏线的别样体验

看到这个路标,当时心里一万只草泥马在狂奔——“老子终于到拉萨了!!!”

一人一车, 骑行川藏线的别样体验

布达拉宫比天安门真的宏伟太多了

一人一车, 骑行川藏线的别样体验

对于骑行者来说,途中每一米的风景都用自己的单车见证,心灵和肉体的双重磨砺下看到的景色,绝对不是几张照片能展示的。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

高原反应的体验:

在翻过第一座4000米以上的山折多山后,在新都桥有了一点高反,后脑勺昏昏沉沉的,类似感冒后的晕眩感,身体稍微有点乏力。在卡子拉山(4000+米)碰见过来自驾游的一家人,车子停在我自行车边上,问我有没有氧气罐?我一瞅,后座上一个小孩儿缺氧的已经闭着眼在那儿抽抽,都没有意识了……

所以高反还是很需要注意,特别是骑行者,对于第一次上高海拔地区的人,建议把身体锻炼好再来,没有基本的体能还是别惦记骑行川藏线了。抗高反另一个方法是提前吃一些抗高反的药物,例如红景天。

远离都市的体验:

骑川藏线——尼玛根本看不见城市啊!资金不充足就根本不要想独立卫浴了,一个破地方宾馆标间要500+,快赶上北京三环内标准了有木有啊;骑了几天之后,最大的愿望是吃炸鸡,根本吃不到啊;真心感觉自己已经成了被文明抛弃的野人啊!

住宿还有两种选择,一是住藏居,前面提到过川藏线的商业化,很多藏民也做起了骑行者的生意,将民居稍微改造,变成了藏居青旅。有些通生意的老板免费用面包车拉骑行者去藏居住,可以直接连车带人拉走,也可以帮你把行李先拉走,你可以骑空车上去。一个床位很便宜,50左右可以拿下,有的地方还管早晚餐,一般都有免费的酥油茶喝。酥油茶微咸,浓郁,带淡淡的奶香,很多人喝不习惯,但我觉得还不错。二是道班房,川藏线的道班,是以前修川藏线的工人或解放军住的地方,后来由于骑行者在较长的无人区路段内没有方便的落脚点,道班就应运成了接待骑友的场所。道班虽然条件简陋,但是是最能代表骑行文化的场所。随着时间推移道班会渐渐消失,但是川藏线上诸多道班(如最著名的119道班)留给骑行者的精神财富永存。在卡子拉山的158道班(海拔4000米以上)住过一晚,睡得是八人床,无法洗澡,早晚餐是大锅饭。骑行者一起吃大锅饭,一起在厨房的灶台前取暖,睡前一起说说“梦话”,侃侃妹子,快哉快哉。

藏传佛教体验:

在川藏线路上,驾车/搭车快于单车,单车快于徒步,比徒步更慢的是磕长头的信徒。在各地通往拉萨的大道上,人们不时地见到信徒们从遥远的故乡开始,手戴护具,膝着护膝,前身挂一毛皮衣物,尘灰覆面,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直至拉萨朝佛。

一人一车, 骑行川藏线的别样体验

在大昭寺门外,就地磕长头的信徒连绵不绝

一人一车, 骑行川藏线的别样体验

每个走上川藏线的人都有自己上路的理由。对于我来说,单单只是向往远方,向往未知的世界。关于川藏线的体验,最好的答案就是:上路吧,世界都在路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