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0
目标:深入了解Vue框架(2.x版本)的工具
方法:通过看Vue的官方手册(Vue官方网站)
内容:本博客记录一些学习Vue中的心得,便于日后启发。(工具)(未完成,待继续)
注:遇到一些不懂的函数等,可以看官网的API参考。
正文:
一、单文件组件
二、单元测试
vue 前端框架 前端 框架
0 关注 0 粉丝 0 动态
接上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来整理一下其他的一些vue指令。先申明一下,关于指令的一些概念都搬运自官网,如果有哪些不理解可以直接上官网进行学习。Expects: Array | Object | number | string | Iterable . 基于源数
指令 是带有 v- 前缀的特殊 attribute。指令 attribute 的值预期是单个 JavaScript 表达式 。指令的职责是,当表达式的值改变时,将其产生的连带影响,响应式地作用于 DOM。我们现在components目录下新建一个Dere
为什么非要写这个博客呢?因为这件事让我有一种蛋蛋的优疼。剩下的都别问,反正问我也不会说。因为流程图我都不想(懒得)画。关于token设计方案的初步设想是这样的:第一次进入的时候获取token,后端检查签名是否通过。不通过则弹框请从合法途径进入页面并且不消失
入门标准很简单,就一条:达到能参与 Web 前端实际项目的开发水平。请注意,是实际项目,这就需要了解如今的实际项目开发都用了哪些技术栈。几年前, jQuery + Bootstrap 可以说是一统江湖,是前端领域的绝对霸主。而这几年,随着 Angular
在做项目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明明在数据库中,DataTime类型的数据格式明明是正常的,怎么返回到前端后,就在日期和时间中多了一个T?没有办法,只有在前端里再给日期时间来次格式化。return year + "-" + month +
工作流在IT领域算是一个老话题了,最早的工作流思想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人提过,70年代有人开始了初步尝试,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直到80年代才有第一批比较成功的工作流,随后工作流便逐步走向了爆发期,90年代便出现了很多类型的工作流,不过其主旨是不变的,那就是
前两天干活儿有个需求,在前端需要展示可折叠的Json树,供开发人员查看,这里采用JsonView组件来实现,它是一款用于展示Json的Vue组件,支持大体积的Json文件快速解析渲染,下面记录一下实现过程。{{item.value + (index ===
Vue区别于传统的JS库,例如JQuery,其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用手动去操作DOM,只需要对数据进行变更之后,视图也会随之更新。比如你想修改div#app里的内容:. 在代码层面上的最大区别就是,JQuery直接对DOM进行了操作,而Vue则对数据进行
随着前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我们在开发项目时越来越多的客户会要求我们做一个数据展示的大屏,可以直观的展示用户想要的数据,同时炫酷的界面也会深受客户的喜欢。大屏展示其实就是一堆的图表能够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到该系统下的一些基本数据信息的汇总,也会有
好了,下面开始正文。服务器返回一个包含了引入资源语句和 <div id="app"></div> 的 HTML 文件。服务器会查看当前路由组件需要哪些资源文件,然后将这些文件的内容填充到 HTML 文件。如果有
其实有很多人的项目可能都是直接 vue-cli 那一套,但是事实上,当项目稍微上一点规模,你需要对你的项目进行一个重新的架构。通常我们说的基础库包括-组件库、基础 css 库、基础工具库;2、层级管理。我们可以利用 cookie 或者 localstore
最近在深入研究vue源码,把学习过程中,看到的一些好玩的的函数方法收集起来做分享,希望对大家对深入学习js有所帮助。如果大家都能一眼看懂这些函数,说明技术还是不错的哦。
通常用 Vue.js 编写单页应用时,当加载页面时,所有必需的资源都会被一起加载。在处理大文件时,这可能会导致用户体验不佳。借助 Webpack,可以用 import() 函数而不是 import 关键字在 Vue.js 中按需加载页面。Vue.js 中
一个基础库可能会耗费一定的开发时间,但是如果项目具有一个优秀的基础库作为支持,可以让项目推进的更快速。通常我们说的基础库包括-组件库、基础 css 库、基础工具库;我们可以利用 cookie 或者 localstore 缓存一下商品详情,如果这个商品的详
之前就有很多小伙伴询问vue3组件库相关的问题。趁着vue.js 3.0发布的热潮,就给大家推荐几个Vue3 Beta组件库。有哪些互联网大厂率先推出自己的Vue3组件库呢?Vant有赞团队推出的Vue移动端组件库,已经完成并发布Vue3.0 beta版本
目前没法确切的评估未来一段时间这两个框架的维护情况,但基本能确定的是,框架的生命周期不会比我们大部分业务的生命周期短。从国内的使用情况以及社区发展来看,Vue 更胜一筹。从学习曲线上看,Angular 要更陡峭,Vue 要相对平缓一些。从能够开发的应用的全
vue已是目前国内前端web端三分天下之一,同时也作为本人主要技术栈之一,在日常使用中知其然也好奇着所以然,另外最近的社区涌现了一大票vue源码阅读类的文章,在下借这个机会从大家的文章和讨论中汲取了一些营养,同时对一些阅读源码时的想法进行总结,出产一些文章
Vue项目通过Hbuild打包为APP后,静态文件正常显示,但并没有像开发时那样请求到数据。因为APP并没有跨域,不存在跨域一说。在开发时这样做是没错的,但我们在打包时就不用设置这个跨域了,打包前直接将这个跨域注释掉,然后将API请求地址改为绝对地址。如果
vue-cli 3.0+版本,使用的不是vue-cli,而是@vue/cli;如果用以上的安装命令安装的并不是最新版的3.0+的,而如果安装3.0的话就需要使用新的命令。 dry: false, //设置为f
最开始的时候,因为请求后台出现跨域问题。查找资料配置proxyTable,解决跨域问题。后面遇到需要连接不同的接口域名,我在proxyTable里增加了一个apiGas。axios请求存在获取得到api但是不能获取apiGas。查找了很多资料都没有具体的解
安科网(Ancii),中国第一极客网
Copyright © 2013 - 2019 Ancii.com
京ICP备180639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8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