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命令
1.vim 的常用三种模式
在命令行中输入 vim+文件名 进入的就是正常模式;按Esc+i 进入的是编辑模式,可对文本内容进行编辑;按Esc+:进入的是命令模式。
# 正常模式下
‘‘‘
1.拷贝当前行,并粘贴
拷贝:yy 粘贴:p
2.拷贝当前行向下5行(包括当前行总共5行),并粘贴
拷贝5行:5yy
3.删除当前行
删除:dd
4.删除当前行向下5行(包括当前行总共5行)
删除5行:5dd
5.光标移至最后一行
G
6.光标移至首行
gg
7.移动到第7行
7gg
8.撤销
u
‘‘‘
# 命令模式
‘‘‘
1.查找某个关键字
/关键字
2.取消高亮
:nohl
3.显示行号
:set nu
4.取消行号
:set nonu
‘‘‘2.开机 / 重启 / 用户切换 / 注销
1)关机/重启命令
shutdown 命令
shutdown -h now / 2 # 立刻关机 / 2分钟以后再关机(数字代表的是分钟)
shutdown -r now / 2 # 立刻重启 / 2分钟以后再重启
sleep 30 && halt # 30秒钟以后关机(数字代表的是秒数)
halt / reboot # 关机 / 重启
sync # 把内存同步到磁盘(关机或重启前,都应当先执行一下sync指令)2)切换 / 注销用户
su - 用户1 # 切换到用户1 exit # 回到原来用户 logout # 注销用户(图形界面无效)
3.用户管理
1)添加用户(useradd)
useradd 用户名 # 添加一个新用户
useradd lin # 添加一个用户 in
passwd lin # 为用户 lin 设置登录密码
useradd -d 目录路径 用户名 # 指定家目录
useradd -g 用户组名 用户名 # 指定用户所在的组名,组要先创建好才可以使用
useradd -g hxx lin # 指定用户 lin 在 hxx 组里2)删除用户(userdel)
userdel 用户名 # 删除用户,保留家目录(常用这种) userdel -r 用户名 # 删除用户,不保留家目录 id 用户名 # 常用于查看用户是否存在
3)增加组(groupadd)
groupadd 组名 groupadd hxx # 增加一个名为 hxx 的组名
4)删除组(groupdel)
groupdel 组名
groupdel hxx # 删除一个名为 hxx 的组名
# 注意:组内如果有用户会导致删除失败,此时先删除用户再删除组。5)修改用户的组(usermod)
usermod -g 组名 用户名 ‘‘‘ [ home]# groupadd hxx [ home]# groupadd lxx [ home]# useradd -g hxx lili [ home]# id lili uid=501(lili) gid=504(hxx) 组=504(hxx) [ home]# usermod -g lxx lili [ home]# id lili uid=501(lili) gid=505(lxx) 组=505(lxx) ‘‘‘ etc/passwd文件 # 用户的配置文件,记录着用户的各种信息 etc/shadow文件 # 口令配置文件,存用户密码和相关时间的地方 etc/group文件 # 组的配置文件
4.实用指令
1)指令运行级别(/etc/inittab)
0:关机 1:单用户[找回丢失密码] # 没有密码,直接是root用户 2:多用户状态[无网络服务] # 基本不用 3:多用户状态[有网络服务] # 正常都是它 4:保留级别 5:图形界面 6:系统重启
2)运行级别相关操作
vim /etc/inittab # 进入到配置文件中 id : 5 : initdefault : # 表示当前指令运行级别为 第5级别 init [012356] # 输入数字几,就表示当前指令运行级别为 第几级别 ‘‘‘ 如何找回 root 密码,如果我们不小心,忘记 root 密码,怎么找回? ? 解题思路: 进入到 单用户模式,然后修改 root 密码。因为进入单用户模式,root 不需要密码就可以登录。 开机->在引导时输入 回车键-> 看到一个界面输入 e -> 看到一个新的界面,选中第二行(编辑内核)在输入 e-> 在这行最后输入1 ,再输入 回车键->再次输入 b ,这时就会进入到单用户模式。 这时,我们就进入到单用户模式,使用 passwd 指令来修改 root 密码。 ‘‘‘
5.文件目录指令
1)pwd指令
pwd # 显示当前所在的目录
2)ls指令
ls [选项] [目录或文件] # 查看文件信息 ls -a # 查看所有文件和目录,包括隐藏的 ls -l # 以列表的方式显示 ls -h # 以人类可读方式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