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武器上舰: 解放军少将再立奇功, 一举超美军?
据美国防务新闻11月13日报道称,据悉,中国下一艘航母的常规动力系统研发取得突破,可以让飞机使用先进的弹射装置起飞。
美媒称,据香港《南华早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由中国海军顶级工程师马伟明少将率领的一个团队开发出中压直流电传输网,取代以前的交流电系统。
这种新系统属于综合动力系统的一部分,可以让常规动力航母安装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器相比传统的蒸汽弹射器,具有很多优点,包括高效、精准、缩短飞机弹射周期等。
现在,有了这一突破,中国可以推进新的航母的建造计划。如果按计划安装电磁弹射器,就可以搭载多种多样的空中装备。
报道称,中国海军目前有一艘航母正在服役,另一艘国产航母目前正在舾装。后面这艘航母在“辽宁”号的基础上进行了略微改造,但2艘航母安装的都是滑跃甲板。
报道认为,滑跃甲板给中国海军的航母带来一些作战的局限性,因为滑跃甲板不能起飞更大、更重的飞机,比如美国海军的E-2“鹰眼”空中预警机或者C-2“快轮”舰载运输机。
中国海军现在给“辽宁”号配备的是直-18运输直升机的改进型,作为航母的空中预警机。但是,相比“鹰眼”等固定翼涡轮螺旋桨飞机,直升机的续航时间大幅减少,飞行高度大幅降低,造成待命时间大幅减少,雷达作用距离大幅缩短。
报道称,有了新式发电系统,中国海军的军舰就能够装备磁轨炮和定向能武器等诸多新式武器。今年马伟明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上说,综合动力系统研究工作的“终极目的”是“解决高能武器上舰的问题”。
随后,他还声称,中国的电磁弹射技术比美国海军“杰拉尔德·福特”级航母使用的装置更加先进,更加可靠。今年7月,在入役后的试用中,“福特”号用电磁弹射器执行了第一次飞机起飞。
报道称,美国海军“杰拉尔德·福特”级航母在建造过程中就饱受各种问题困扰,尤其是在测试电磁弹射器改进型过程中发现了可靠性问题,美国改进电磁弹射器是为了让波音F/A-18E/F“超级大黄蜂”和EA-18G“咆哮者”飞机在携带外挂油箱的情况下能够从航母上弹射起飞。
最近,马伟明院士在上海大学演讲时公开表态,目前,中国的第三艘航母已经开始进行电磁弹射和蒸汽弹射的对比测试。当然,电磁弹射无论在成本还是性能上都优于蒸汽弹射,并且,中国的电磁弹射技术,可靠性强于美国的“福特号”。
看来,马伟明院士能够自信满满的说出这句话,基本上已经可以证明:中国第三艘航母将采用电磁弹射技术!同时,在马伟明院士演讲的PPT中,还出现了歼-15采用电磁弹射起飞的画面,在不到10秒的时间里,重达30吨的歼-15轻松起飞!
不得不说,对于一直期盼着电磁弹射上舰的军迷朋友们来说,中国第三艘航母传来的捷报,简直比055大驱下水都要激动人心。
目前,中国的电磁弹射系统,最大的测试弹射重量已经达到了45吨;美国却只有32吨,不能够弹射挂有副油箱和重挂载物的F/A-18E/F“大黄蜂”战斗机以及与“EA-18G”电子战机。
还有电磁阻拦技术,最近,“福特号”更是传来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由于其拦截索出现技术故障,舰载歼击机无法在其甲板上正常降落。如果要解决问题,拦截索的造价也将从3.01亿美元激增到9.61亿美元,估计特朗普又要“心疼”一波了!
相比较而言,中国在进行连续拦截歼-15舰载机测试时,无一失败;美国在测试的时候,最多71次拦截有9次失败。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仅是电磁弹射技术,就连黑科技“电磁轨道炮”,马伟明院士也宣布基本上已经研制完成。
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将炮弹弹射出去,原理和航母上的电磁弹射器一样,炮弹以高速撞击的形式破坏目标,理论上速度可接近光速。
虽然我们总是在讨论航母上的电磁弹射器,但实际上,电磁炮的研究技术要比前者简单的多,电磁弹射系统要求在45秒内充满所需要的能量,而电磁炮的要求则更短。
其核心技术和关键所在都是强迫储能装置,简单点讲,就是同时在瞬间发出能量的技术。
如果能量加大,牵引飞机的电磁弹射也可以推送弹丸,它就变成电磁炮。
当然,这对于电力的要求非常高,别看“福特号”航母采用了60%的新技术,但是其电力系统存在着很大的隐患,一旦作战时遭到攻击,将会导致整个“福特”号陷入瘫痪状态,面临巨大的危机之中。
恰好,中国在这方面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电磁弹射之父”马伟明院士:全电推进系统,我们已经领先西方十年!
作为中国海军电磁炮项目、综合全电控制技术的主要负责人,马伟明院士还被外媒誉为“第二个钱学森”。
并且,有专家表示,马伟明院士每天都能替祖国省下几百亿的研究经费。
所以,有这样的“国宝”,我们也要相信自己的祖国,她一直都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