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一疼起来不得了, 健康哥教你从营养来调理胆石症

本文字数:1631

阅读时间:2.9分钟

胆结石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按发生部位可分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三种类型。 胆囊结石多为胆固醇和混合性结石。其发生在胆囊内一般不会引起黄疸,也不会产生绞痛(除卡住了胆囊管外),患者平时偶有中上腹或右上腹的饱闷感,有时有嗳气、嗳酸、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吃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部分病人终身没有症状。

胆总管结石多见于胆红素结石,可原发于胆总管,也可来自胆囊或肝内胆管。当胆石在胆总管内卡住时,病人出现疼痛,常有黄疸、寒战、发热,大便呈灰色,小便颜色深如浓茶一样。如此时又有胆总管炎症时,就会导致高热、昏迷等。

肝内胆管结石多为胆红素结石,占胆石症的15%左右。由于胆石较小,呈泥沙样,容易向下流动,因此多同时合并有胆总管结石。病人常从幼年时就有反复发作的腹痛、发冷、发热、黄疸等病史。病人的眼睛、皮肤会发黄,即常说的“梗阻性黄疸”。因为胆道被阻塞会引起胆道炎,还会引起重症胆管炎,出现中毒、休克、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神志淡漠等症状,体温可高达39℃以上。其他感染还会引起肝内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等。

PS:后面更精彩

下面健康哥教你从营养来调理胆石症

先来看看有益的营养素:

维生素C:对新陈代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人体摄入高胆固醇饮食,就会导致维生素C缺乏,并容易产生胆结石。

氨基乙磺酸:有动物试验证明,给予动物会促使胆固醇结石形成的饮食时,补充氨基乙磺酸可以抑制结石形成。

再和你分享3道有益的食疗方:

1.蒲公英40~60克(鲜品60~90克),粳米50~100克。

将蒲公英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或将鲜蒲公英择洗干净,切细,待粥熟时调入粥中,纳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

每日2~3次,稍温服。3~5天为一疗程。

2.鲑鱼1片(300克),葱60克,大蒜、辣椒各20克,生粉1大匙,盐1/2小匙,蚝油、胡椒粉、白糖各1小匙,料酒、水各1大匙。

鲑鱼洗净,用料酒、生粉、盐腌15分钟。葱切丝、蒜切片、辣椒切丝,取一半的量铺盘底,再把腌好的鱼放上。鱼表面淋上调匀的耗油、胡椒粉、白糖、料酒、水等调味料,将剩余的葱丝等铺上,送入蒸笼大火蒸10分钟,用筷子刺鱼肉、不沾筷即可食用。

能降低胆固醇、预防胆结石,滋味也十分鲜美。

3.豆薯200克,大番茄100克,金橘酱3大匙,黑芝麻少许。

将番茄、豆薯洗净切条状,放入容器里。加入金橘酱、黑芝麻拌匀,凉拌2小时后即可食用。

清清凉凉的凉拌食谱,不但消暑,还能预防胆结石、减少胆固醇。

帝裔康温馨小提示:

1.平时多运动。有些人运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瘀积,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

2.注意减肥。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

3.一定要吃早餐。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

4.餐后不要吃零食。餐后坐着吃零食的习惯可能是中国人胆结石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当人呈一种蜷曲体位时,腹腔内压增大,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饭后久坐妨碍胆汁酸的重吸收,导致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易沉积下来。

5.每晚喝一杯牛奶或早餐进食一个煎鸡蛋,可以使胆囊定时收缩、排空,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停留时间,有效预防胆结石。坚果类食物也是预防胆结石的绝佳选择。

6.胆结石患者绝对不能吃内脏、蛋黄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禁食如马铃薯、豆类、洋葱等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脂肪含量多的高汤也在禁忌之列;少吃生冷、油腻、刺激性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食物,使胆汁瘀积;加工食品和高糖分的食物也要避免进食。

你有什么疑问,在评论区可以提出来交流哦!

注:

我是健康哥吴少峰,我希望能把真正有用的东西分享给你。

以便于你面对这疾病时,能有所了解,不至于手忙脚乱,甚至能自我调理。

源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如使用请咨询相关熟悉的执业医生以确保安全性。(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