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挣扎都爬不出去?我们总结了新内容时代下的8个“媒体沼泽”

本文由腾讯传媒全媒派(ID:quanmeipai)授权转载。

内容变现、技术加持,看似“风光无限”的媒体们,一边要在群雄逐鹿的传媒新“战国时代”扩大自己的版图,一边还要努力挣脱不断升级带来的“尾大不掉”。这一次,媒体从社会的守望者变为被观察者,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将带你身临其境,来看各路媒体怎样在现实的“泥淖”中绝地求生。

要10w+还是要吃相好看?

自媒体流量倒逼,专业力权威正在消解

资讯端对新闻的聚合分流,使得新闻来源已不再成为用户点击的理由。在注意力的争夺战中,标题成了内容引流的制胜法宝。

当《致low逼,不是我高调,而是你玻璃心》《现在为什么流行睡丑逼了?!》成为篇篇 10 万+的“NB”爆款,虎嗅“去NMD滴滴”的标题也在语言的不断下沉中成为了吸“睛”之笔。当直播答题成为了重燃多巴胺的“撒币”盛宴,主流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云云还要焦虑怎样在流量的狂欢中分一杯羹。当“知识付费”抢滩内容产业,媒体们何以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提供有“颜”又有“料”的信息增量?

新闻专业主义能否在浪遏飞舟中永立潮头?

纸媒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新新闻主义之父”的逝世也让媒体圈陷入了沉痛哀悼。失去“无冕之王”光环的媒体,比从前遭受着更多的批判和质疑。

新京报调查“网约车杀人案”司机的原生家庭被网友质疑为“洗地”报道,红星新闻专访川航机长被自媒体发文调侃称其采访了“假机长”,美国笔会近日发布了《网络骚扰手册》为记者应对来自网络的言语攻讦······究竟是新闻记者在风云变幻的媒体竞争中丢失了职业素养,还是当下的媒体生态已不再需要“时过境迁”的新闻专业主义?

“每日人物”执行主编冯翔在采访中曾说过,“只有坚守媒体的职业道德,利用专业技能精心打磨,才能写出具备温度和深度的稿件。”而一直紧跟潮流热点的《周末画报》也在现代传播创始人邵忠的带领下开始打造深度内容。在社交平台和自媒体的步步紧逼下,想要在夹缝中出奇制胜,除了深耕内容之外,各路媒体也在挖空心思留存用户。珊瑚项目推出的指导手册建议记者在评论区中通过互动提高评论质量,培养忠实读者;《每日电讯》对新闻信进行了针对读者特征的个性化改良;DW的高级数字媒体编辑则提出了通过“数字策略”对读者进行分析的畅想。

是关门深耕还是拓展分发?

渠道焦虑笼罩,摆脱不了的平台依附

社交平台的兴起不断削弱着专业媒体的影响力。迫于分发渠道的有限,媒体想要吸引用户关注和快速实现流量变现,只能依附于具有强聚合力的平台。表面来看,媒体入驻平台,用内容换流量,和平台可以实现双赢。但实际上却困难重重。

不同的平台和渠道都有其自身特色和选择机制,媒体发布的内容需要符合平台调性才有被分发和关注的可能。因此需要投入大量人、财、物力量身定制符合平台特色、用户喜好的新闻内容。为了给Snapchat Discover提供专门内容,有杂志社就曾花费力气建立了由 10 位全职员工组成的新闻编辑室。

找到好的拓展渠道不代表就可以坐享其成,平台也会在行业激烈的竞争中不断调整策略。今年年初Facebook降低信息流中媒体内容占比的行为就使得众多媒体陷入被动局面。更严重的问题是,过分的迎合会使媒体丧失自身风格定位和品牌价值。

“永远不要外包未来”,自建内生渠道、提升用户体验能否助力媒体摆脱对平台的依赖?美国版的《赫芬顿邮报》选择深耕垂直领域,开设用户社区,但活跃度相较于在Facebook上差之千里。

在国内,虽然《人民日报》“人民直播”和新华社“现场云”的资讯平台纷纷上线,但“背靠大树好乘凉”,无所依托的其他媒体也只能依赖日益臃肿的社交平台以及处于不断探索中的新闻资讯端。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社交网络正在后来居上,但更多的可能是颠覆现有社交平台运行逻辑,并且通过鼓励用户原创从而与媒体内容生产分庭抗礼。

最优秀的做不了,不优秀的不做

专业媒体人人才池难以“开源节流”

媒体业态当下的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除去采写编评拍摄剪辑的基础技能外,懂得数据、算法和可视化操作的人才也是当下的刚需。虽然专业技术领域的人才向新闻行业迁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 2017 年的《国际记者中心研究报告》显示,技术人员和编辑室记者之间依然存在专业匹配的差异。

一方面技术人才短时间内很难掌握媒体运作逻辑,而媒体人的离职潮也给予原本就百废待兴的传媒业以强烈重击。继崔永元、张泉灵、马东等知名媒体人离开央视之后,报业和杂志社也不得不面对精英的相继流失。先有邱兵从东方早报和澎湃新闻离职转战短视频领域,后有《新京报》创社社长戴自和总编辑王跃春的相继离开,而昔日荣光不在的《时尚杂志》也面临着高层的离职与重组。

精英和管理人才的流失在带走人脉资源的同时,也动摇着媒体人对行业的信心与坚守。对人才难以做到“开源节流”的传媒行业,不得不面对核心团队越来越空心化的严峻挑战。

深度内容成本高,公众注意力有时效

编辑部需借外力平衡投入产出比

调查报道等深度内容一直以来都是新闻媒体打造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安身立命”之本。但在快餐式的信息消费时代,“眼球经济”渐渐成为众多媒体追逐的风向标。热点“不等人”,一过就凉,深度内容漫长的制作周期使得报道呈现伊始就注定成为“明日黄花”。这使得坚持深耕内容的媒体必须要向外招手求援,负担深度报道的沉没成本。

创办仅两年后就捧得普利策奖的美国网络非盈利媒体ProPublica,通过与多家新闻机构共同合作进行侦查报道,并且与BBC、《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知名报刊、电视、广播媒体共享资源与报道成果,在节省开支的同时还能高效产出并获得分发渠道。

但即使积极向外界寻求合作,ProPublica每篇深度报道的成本依然高达 20 至 50 万美元。而德国首家非营利数据新闻机构Correctiv团队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资金筹集的问题。缺少类似美国基金会资助新闻机构的传统,除了寄希望于额外的基金会支持和个人捐赠,Correctiv正在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模式以期能有更多收入来源的渠道。

视野转向国内,除了主打深度报道的传统媒体外,“非虚构”写作机构也力图在深度内容的领域里分一杯羹。

早在 2015 年,《人间》《时尚先生Esquire》《南方人物周刊》《GQ中国》等八家媒体平台就曾联合发起过非虚构创作联盟,但因缺少内部的粘合力以及固定的运作发展模式,之后就石沉大海。

通过专业媒体孵化的网易“人间”,有着先天的资源优势,但自身的独立性操作却难以保障。而自成一家日常开销却难以为继。由民间机构和创作者个人共同创办的“地平线”创始人三桃曾在采访中提到:非虚构最难在于它本身的商业模式探索。

缺少类似国外非盈利组织及个人的成熟捐赠模式,国内做深度报道的媒体要想摆脱对第三方依赖的同时坚持独立创作,不得不探索IP化的路径,而这又使其陷入了商业化的桎梏。